职能部门

图书馆

   发布时间:2024-02-13 00:00   

  图书馆建筑面积15900平方米,采用先进的中央空调系统、电力系统、消防系统、监控系统、门禁系统和智能化布线系统。全馆实行藏、借、阅、研一体化的开放式管理模式,提供阅览座位1500席,其中电子阅览座位300席,设有中文社科图书阅览区、专业图书阅览区、外文图书阅览区(含港澳台和工具书)、电子阅览室、音像制品室、研修室、多功能报告厅、文化长廊、信息共享空间、学术报告厅等功能区域。目前我馆设有文献采编部、流通部和综合管理部,共有工作人员20人。

       价值定位:

图书馆秉持“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价值定位,为全校教学和科研提供立体的全方位服务。图书馆坚持一切为了教学、一切围绕教学、一切服务教学的学校总体工作要求,以服务学校教学科研为宗旨,以积极细致的态度服务师生,不断开拓创新,努力把本馆建成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中心、学术活动中心、学生读者的第二课堂和开放型的学术性图书馆。

       丰富的馆藏资源:

  现有馆藏纸质图书44万余册,总值超过1780万元,藏书内容大多以学院所开设的专业为主,包括设计、经济、机械、电子、电工、计算机、语言等。根据图书馆五年规划,每年新增纸质图书5万册,到2025年,新购置图书25万册,总藏书量达60万册。

  现有电子图书189987册,提供10大数据库包库服务,包括中国知网、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万方知识服务平台、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系列数据库、EBSCO外文全文数据库、龙源期刊网、超星电子图书、超星期刊、维普考试服务平台、“书香中国”互联网数字图书馆。未来亦将继续引入各类型中外文数据库资源,为师生提供更优质的知识资源服务。

       先进的自动化管理:

  图书馆采用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主要功能为:公共查询,采访编目,流通管理等模块, 并开设移动客户端服务平台,为读者利用馆藏资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图书馆引进了自助借还书机,实现RFID智能化管理图书,主要功能为:自助借书、自助还书和查询。采用自助借还服务模式,增加馆藏文献流通量,增加图书馆借还书服务时间,使借还服务更为人性化。

全方位发展的服务特色。

  多年来,本馆对传统服务方式逐渐进行了大胆而富有成效的改革,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服务: 

       一、书刊服务全开架,架标清楚方便查阅。各阅览区“藏借阅合一”,阅览区内设有阅览座位,图书资料完全向读者开放,分类号与类名结合的架标清楚明了,方便读者查阅采用。图 书管理人员职责明确,对开放书架进行分类、分区管理,并引入先进的自助清点图书系统,传统人力与现代人工智慧相结合,令图书归架整架工作高效而准确的开展。

       二、阅览区开放时间长,借还手续简便。周开放时间达73小时。周一至周五8:30--20:30连续开馆,周六周日均保证一定的开放时间。

       三、文献载体多样化,数字化程度高。馆藏资源除印刷型图书外,还有丰富的非印刷型文献(又称“非书资料”),含录音磁带、录像磁带、缩微胶片、CD、VCD、LD、磁盘等。

       四、文献检索网络化,网络课程成为特色。师生读者在校园网上即可查阅、利用馆藏资源,已形成以网络为主、以传统为辅的检索服务体系。

       五、提供勤工俭学岗位,建立教工和学生图书管理员两条服务链,更加全面到位地服务全校师生。图书馆每年提供20多个勤工俭学岗位,为对图书资料管理感兴趣的学生提供课后兼职机会,获得图书资料的相关专业知识及工作经验。   

       六、强化图书馆的文化平台功能,积极拓展服务职能,通过持续搭建阅读平台,营造人文氛围,提升图书馆文化育人的功能。服务方式立体化,热功能化,图书馆积极参与、组织、推动各类学术活动和读书活动,打造名师讲堂、悦读沙龙、读书分享会、电影展播和主题书展等系列活动,吸引广大师生的全面参与;长期为学校的文化交流活动、校内外书画艺术作品展览、文化讲座的举办提供场地及配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