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是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而兴起的一个新兴学科。它主要研究如何将先进的信息通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融合应用于汽车中,使汽车具备更加智能化、网络化、自动化的驾驶能力。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智能网联汽车的设计理念、开发工具和运营管理知识,为汽车产业的智能化转型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本专业面向汽车整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行业的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产品应用开发工程师、测试工程师、运维工程师、装配调试技师、质量检验员等岗位,培养扎实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能够从事智能网联汽车和车路协同系统相关产品或零部件的软件应用开发与测试、样品试制、成品装配和调试、产品检测与质量检验、技术支持等工作,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工匠精神、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复合式、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主干课程】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与应用、车辆环境感知技术、智能汽车人机交互技术、车联网技术与应用、智能汽车控制与执行技术、汽车构造与原理等。
【就业方向】
在智能汽车及零部件研发、无人驾驶与远程控制、网络运营与管理、产品测试与维护等相关领域的企业中,从事智能网联汽车产品或零部件软件测试、硬件开发、性能测试、标定调试、运营管理等相关工作。
【实训室】
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高级职业技术人才联合培训基地(与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共建)
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高级职业技术人才联合培训基地由交通学院与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共建,推动技术研发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采用了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研发的智能网联汽车,由交通学院负责技术转化,将其改造成教学设备,以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应用和开发能力。基地主要围绕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实验室和电子设计联合实验室展开建设,目前可开设新能源汽车底盘线控技术的应用、自动驾驶系统原理及应用、智能网联汽车传感器技术的应用、车联网技术应用以及汽车电子电路设计等核心课程。
智能网联汽车整装实训室(与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共建)
智能网联汽车整装实训室是交通学院与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共建的一项重要合作项目。该实训室可为学生提供先进的汽车整装实训设施和技术支持,帮助学生掌握智能网联汽车整装技术和操作技能,提升就业竞争力。实训室通常配备有先进的汽车整装设备,如汽车组装线、智能机器人等,以及智能网联汽车相关的软件和硬件系统。学生可以在这里进行汽车整装、调试、维修等实际操作,全面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此外,交通学院智能网联汽车整装实训室还将与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开展深入合作,共同开展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智能汽车线控底盘实训室
智能汽车线控底盘实训室是深圳城市职业学院交通学院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和技能培训的重要场所。该实训室配备了先进的智能汽车线控底盘模型和相关设备,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智能汽车底盘系统的构造、工作原理以及维修保养等技能。实训室设备包括智能汽车底盘模型、电气控制系统、传感器、执行器等。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底盘系统的结构和组成部分,学习底盘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调试方法,掌握底盘系统的故障诊断和维修技术。此外,实训室还配备了相关的仿真软件和实验工具,学生可以通过仿真实验和实物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深入理解智能汽车底盘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调试方法,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实训室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实验室是一个结合了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自主研发的“白泽”低速无人车的教学平台。这个实验室不仅提供了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支持,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操作和创新实验的场所。在这个实验室中,学生可以学习和掌握智能网联汽车的相关技术,如自动驾驶、车联网等。通过与“白泽”无人车的互动和实践操作,学生可以深入了解这些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实验室还提供了一个与行业合作的平台,学生可以参与到实际项目中,与企业合作,解决实际问题,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这种实践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这样的合作也有助于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推广,促进产学研合作,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