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交通学院创建于1994年,是教育部、财政部批准的中央财政支持的汽车维修技术职业教育培训基地,人社部批准的全国汽车维修新技术师资培训基地。学院紧密结合深圳市“20+8”产业集群政策,打造“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的战略目标,立足汽车和交通产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赋予学生追求幸福生活的能力。学院着力构建汽车本体技术、电子电路与嵌入式技术、车联网通讯技术、汽车智能控制技术、数字汽车技术五大核心技术教学团队,开展科学知识、专业技术技能的教学。以行业现场工程师为目标,培养能够从事汽车整车及零配件辅助研发、产品检测与装调、性能测试与质量检验、汽车维修以及售后服务等工作,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工34人,其中博士、硕士学位教师17人,正高级职称的教师2人,副高职称7人,“双师型”教师比例80 %以上,具有海外留学或研修经历的教师7人,客座教授5人。荣获全国技术能手、南粤优秀教师、鹏城工匠、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广东省及深圳市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21人。
实践教学条件:
学院现有实训场地10,000平方米,实训室32间,丰田、宝马、比亚迪、特斯拉、智能网联低速无人车等各种全新实训车辆40多辆,汽车专业的实训设备300多台(套)。教学设施、设备以及场地均按照丰田、宝马、比亚迪等培训中心的标准要求配备和布置。
校企合作:
交通学院通过与比亚迪、华晨宝马、丰田中国、小鹏汽车、特斯拉等领先汽车企业的紧密合作,建立了包括新能源汽车海外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比亚迪)、宝马深圳培训基地、丰田T-TEP学校和特斯拉实训车间在内的实训设施。此外,学院还与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联手,创建了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高级职业技术人才联合培训基地,与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共同建设了智能网联汽车整车实训室,并与西门子公司合作成立了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数字化实训基地。
国际合作:
交通学院与德国客尼职业技术教育集团合作建立新能源汽车安全技术实训室,引进德国先进的职业教育教学体系和模式,共同开发核心课程,合作培养国际化高技能人才。
技能竞赛:
学院师生积极参与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交流活动与技术技能竞赛,学院学生在第十九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中分别荣获2个全国一等奖、2个全国二等奖、4个华南区一等奖、5个华南区二等奖。在首届智能驾驶开发者挑战赛(华为MDC技术)全国总决赛中,洪顺、居平老师荣获职工组国赛一等奖,张龙轩、李杰鹏荣获国赛学生组二等奖。
新能源汽车技术
【培养目标】面向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汽车技术服务等企业,培养能够从事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的辅助设计开发、性能测试与质量检验、整车和零部件生产现场管理、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等工作,具备持续学习能力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核心课程】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及管理技术、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及控制技术、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技术、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技术、新能源汽车底盘技术、新能源汽车电气技术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企业从事产品辅助设计开发、性能测试、品质检测、生产现场管理以及售后技术服务等工作,可在质量检验部门从事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检测、性能鉴定、可靠性试验等技术工作。主要就业岗位有汽车产品研发助理、测试技术员、检测与质量检验技术员、生产工艺员、产品销售、机电维修技师、服务顾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