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中德智造学院致力于培养服务深圳、面向粤港澳大湾区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学院以德国 “双元制” 课程体系为特色,借助国际合作与校企合作,培养掌握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助力学生入职名企,推动大湾区产业发展。
师资队伍: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业教师70余名,副高级职称19人,中级职称32人。其中共有 4 名深圳市海外高层次孔雀计划 c 类人才、4 名深圳市地方级领军人才、3 名深圳市后备级领军人才、2 名“鹏城工匠”、4 名全国技术能手、5 名省级技术能手、17 名市级技术能手。教师们在各类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在“第二届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教师组勇夺第一名;在“中国技能大赛 - 全国首届电切削工职业技能竞赛”教师组斩获两枚金牌;在“‘华中数控杯’全国机械行业第二届工业机器人职业技能竞赛”教师组荣获第一名等。学院教师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能够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指导。
实践教学条件:
学院办学条件优越,拥有各类重点实训设备 800 多台套,实训总面积超 11000 平方米,主要实训设备价值超 1 亿。学院设有工业机器人在线编程一体化教室、工业互联认知工坊、工业互联网络工坊、西门子新工程师学院、西门子国际机电工程师认证中心、机电一体化运动控制及智能控制综合实训室、激光光路装调工作站、气体激光机装调工作站、机器人机械本体拆装与维护一体化教室、SCARA 机器人工作站一体化教室、3D 打印创客室及展厅、3D 打印数字化设计实训室、基因检测设备实训室、“工学一体化”电梯工程技术教学示范中心等。丰富的实训设施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环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充分接触实际生产设备,增强实践动手本领。
学院特色:
• 国际化合作道路:学院与德国客尼教育集团、西门子公司等国际知名机构和企业紧密合作,共建了粤港澳大湾区首家“西门子国际机电工程师认证中心”、“西门子新工程师学院”,德国专家参与专业课程开发、师资培训及课堂示范教学,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引入德国 “双元制” 教学课程体系,让学生接受国际化课程内容教学。
•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学院与多家企业深度合作,搭建平台,实现高端引领、共赢发展。如与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深圳水务集团有限公司、跨维(深圳)智能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大族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众为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开展深度校企合作,致力于协同育人。这些合作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目标,通过共同开发课程、共同进行教学评价、提供实习就业岗位和建立实训基地等多种形式,确保教育与行业需求紧密接轨。通过与这些行业龙头企业的合作,我院努力为学生打造一条从课堂到职场的无缝衔接路径,培养出适应市场变化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办学成果:
• 学生竞赛获奖:在 2024 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创新工程邀请赛中,学院与香港都会大学联队在众多顶尖高校组成的 10 个联队中脱颖而出,总积分排名第一,荣获全场总冠军。此外,学生在各类专业技能竞赛中也屡获佳绩,如在“第一届中国激光工程师创客大赛”“‘火柴科教杯’3D 打印设计与制造技能竞赛”“‘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等赛事中均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绩。
•高端就业:学院与多家知名或行业头部企业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旨在为毕业生构建一个稳健、多元、高质量的职业成长平台。大部分毕业生有机会进入全球知名企业及本行业标杆企业服务,包括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地铁集团、深圳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大族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万机仪器(中国)有限公司、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及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等。部分优秀毕业生可推荐参与国际交流项目,或在海外进行实习及就业。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围绕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和未来产业(智能装备产业、机器人产业)的人才需求,面向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的自动控制工程技术人员、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和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群,培养扎实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能从事智能装备的装调、运维、生产管理、技术改造、售前和售后技术支持等工作,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创新意识、工匠精神和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与国际视野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式、数字化、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主干课程】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机电产品数字化设计、西门子PLC编程技术、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运动控制技术、自动化生产线装调与运维、机电一体化技术综合实训等。
【就业方向】1.面向粤港澳大湾区智能制造产业集群高新企业(西门子、大族激光等)从事机电产品结构设计、智能生产线操作与运维、工业机器人应用等工作。2.面前深圳市大型国企事业单位(深圳水务、深圳地铁等)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维修、生产管理、安装与调试、销售和技术支持、技改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