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和煦,万物复苏,4月23-25日,学生处与信息与通信学院在鹤鸣湖滨广场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心理健康节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实践活动,促进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发展,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4月23日15:00,活动正式开始。参与开幕式的嘉宾有:学生处申海林副处长、信息与通信学院副院长吴兆彦、辅导员陈碧萃老师及心理中心王宇老师。吴兆彦副院长对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表明本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强调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鼓励同学们积极调节情绪、保持积极心态。随后,陈碧萃老师强调: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本是一家,都会对我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使同学们真实的领略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价值和魅力,是我们本次活动的重要目标。因此,我们将本次活动的主题与思政教育相融合,以“过去-现在-未来”为主线,三天的活动分别对应三个主题,分别是:敬过往,回顾“来时路”、爱当下,走好“脚下路”、向未来,展望“未来路”。
接着,陈碧萃老师介绍了本次心理健康节活动的主要内容和规则,引起了同学们极大的兴趣,现场气氛热烈,人头涌动。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送你一朵小红花”活动,很多同学慕名而来,现场鲜艳的鲜花和热烈的气氛互相衬托,让同学们感受到了温暖与关怀,增进了彼此间的友谊。同时,“撕掉标签-做勇敢的自己”的活动则让学生们深刻体会到了标签对个人身份认同的影响,学会了更加自信地面对自我,不被外界定义所限制。
4月24日,同学们的参与热情持续升温。比如在“元气风车”制作活动中,锻炼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感受创作的乐趣;黄油小熊人偶拥抱环节则让大家在温馨的氛围中传递关爱与温暖;“情绪识别大挑战”考验同学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也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在欢声笑语中,大家不仅享受到了游戏的乐趣,也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4月25日是本次活动的最后一日,同学们参与热情达到最高潮。“反转心声—正话反说”、“心愿气球”等活动考验了学生们的反应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引起了大家的浓厚兴趣。看着心愿和祝福在气球上被自己握着,寓意着梦想与希望离自己不远,即将实现。这个环节不仅让同学们有机会表达自己的内心愿望,也让他们感受到了集体力量的温暖和支持。
此次心理健康节活动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增进友谊的机会,更让他们在参与中学会了如何更好地面对自我、接纳他人、建立信任。通过这一系列富有创意和趣味性的活动,真正实现了让同学们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学会了关爱自己、理解他人,培养了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心理健康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石,相信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意识到个人成长不仅需要知识的积累,更需要健康心理的支撑和正确价值观的引领,他们将带着这些宝贵的体验和收获,在心理健康成长的道路上越走越稳。未来,信息与通信学院将继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为学生们提供更多元、更深入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引导。
信息与通信学院
2024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