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学成果
教学成果

喜讯!我校牵头开发的《生物制药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和课程设置方案》顺利通过验收

经过8个多月紧张有序的课标开发工作,近日,由我校牵头国标制定--生物制药专业课标开发团队开发的《生物制药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和课程设置方案》(以下简称课标)》顺利通过人社部专家组审核验收,生物制药专业成为全国72个专业中第一批次验收通过专业之一,标志着该专业国家课标开发工作已基本完成。

2022年11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下发《关于公布72个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和课程设置方案开发院校团队和牵头负责省份名单的通知》,我校获批为组长院校,负责牵头统筹淄博市技师学院、楚雄市技师学院、海南省技师学院、河南医药健康技师学院、江西省医药技师学院、鲁南技师学院、山东医药技师学院等7所院校 参与生物制药专业《课标》项目开发工作。该项目开发领导小组组长由我校邓元龙校长担任,籍东晓副校长担任副组长,应用生物学院余展旺副院长担任开发实施小组组长。2022年11月28日,人社部课改指导专家组长张晓梅博士、副组长陈实、我校邓元龙校长、籍东晓副校长、教务处文平处长、汪立极副处长和各开发院校代表共40余人参加了课标开发启动会。

223.png

为保证高质高效推进《课标》开发工作,我校应用生物学院迅速抽调10名年轻骨干教师组成开发团队,分解开发工作任务,制定开发工作方案,他们不分节假日,加班加点,忘我工作,即使在疫情高发期,仍成功组织实践专家访谈会提取典型工作任务,据不完全统计,课标开发团队前后共召开了41次各种类型课标开发研讨会,专家指导会,有效推进工作进行。

该项目开发工作共分为工作方案编制、行业企业调研、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培养模式确立、一体化课程转化和一体化课程框架确立、课程标准编制、实施建议编制和考核与评价编制、成果文本整理等八个阶段。各个阶段依次递进,环环相扣,专家组逐级验收。生物制药专业课标开发团队对应国标审核要求,深入研讨、细致打磨、形成标准,开发出规范的课程标准和课程设置方案达14万字。

《课标》项目开发工作是人社部工学一体化“百千万”目标中“百个建设专业”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在人社部专家组的精心培训与指导下,生物学院开发团队成员齐心协力、攻坚克难,联合7所院校开发团队高质量完成《课标》项目开发工作,开发出来的《课标》在全国范围内将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整个开发工作得到人社部专家和参与院校的高度肯定与称赞,展现了我院高效率、高质量的专业水平。学院将以此次开发工作为契机,促进生物学院一体化教师的团队成长,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深化工学一体化改革,推进学院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再上新台阶。也为推进实施国内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及培训机构规范开展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贡献力量。

另据报道,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办公室公布了新增分委会委员名单,我校应用生物学院余展旺老师入选担任康养生活服务类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教学指导委员会(简称教指委)医药服务专业群分委会委员。我校教师得以担任人社部教指委委员,是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推进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是学校办学实力的体现,是学校社会影响力的充分彰显。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积极参加人社部组织的专业建设、课程改革,为国家职业教育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